抗寄生虫药的合理使用

2016-04-29 来源: 教学部

畜禽寄生虫病是动物普遍感染和危害极大的一类传染病。它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、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、造成动物产品的废弃,甚至引起动物的大批死亡,对畜牧业生产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。而且,某些寄生虫病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,是人畜共患病。因此,抗寄生虫药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抗寄生虫药是指能杀灭或驱除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。根据驱除或杀灭的寄生虫种类,分为抗虫蠕虫药,抗原虫药,抗蜘蛛昆虫病药。在应用抗寄生虫药防治畜禽寄生虫病时,应注意以下事项:

一、针对寄生虫的生活史选用有效的药物,并确定给药方案

理想的抗寄生虫药应具备安全、高效、价廉、适口性好、使用方便等特点。目前,虽然尚无完全符合以上条件的抗寄生虫药,但仍可根据药品的供应情况、经济条件及发病情况等,选用比较理想的药物来防治寄生虫病。首选对成虫、幼虫、虫卵有抑杀作用且对动物机体毒性小及不良反应轻微的药物。由于动物寄生虫感染多为混合感染,可考虑选择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使用。而且在用药过程中,不仅要了解寄生虫的寄生方式、流行病学、季节动态、感染强度和范围等信息,还要充分考虑宿主的机能状态,对药物的反应等。只有正确认识药物、寄生虫和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,熟悉药物的理化性状,采用合理的剂型、剂量和治疗方法,才能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。

二、选择适宜的剂型和给药途径

由于抗虫药的毒性较大,为提高驱虫效果,减轻毒性和便于使用,应根据动物的年龄、身体状况确定适宜的给药剂量,兼顾既能有效驱杀虫体,又不引起宿主动物中毒这两方面。如消化道寄生虫可选用内服剂型,消化道外寄生虫可选择注射剂,体表寄生虫可选外用剂型。

三、避免药物中毒

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的毒性较大,因此,在使用药物驱虫时,药物的使用剂量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。如用药不当,剂量过大或用法不合理均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,甚至中毒死亡。通常规定的剂量范围对牛、羊都是安全的。药物使用不当也可产生毒副作用,甚至引起死亡,例如伊维菌素注射液仅限于皮下注射,若肌肉或静脉注射易引起中毒反应。此外,动物的年龄、性别、体质、饲养管理等均能影响抗寄生虫药的作用。因此,为防止意外,在应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大规模防治前,应选择代表性的动物进行测试,注意观察反应和药效,确保安全有效后再全面使用。另外,为了安全起见,无论是大批投药,还是预防驱虫,应了解驱虫药物特性,备好相应解毒药品。

四、避免抗寄生虫药物产生耐药性

反复或长期使用某些抗寄生虫药物,容易使寄生虫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。目前,世界各地均有耐药寄生虫株出现,这种耐药株不但使原有的药物治疗无效,而且还可产生交叉耐药性,降低驱()虫效果。这给防治寄生虫病带来极大困难。因此,在实际防治工作中,应经常更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物,以减少或避免耐药株的产生。

一般来说,抗寄生虫药对人体都存在一定的危害,因此,应妥善保管,用药时要采取保护措施,尽量避免人体直接接触药物。含有某种残留药物的动物产品(肉、乳和蛋)供人食用时,会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。我国对抗寄生虫药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量进行了大量研究,并制定了容许残留量的标准和休药期规定,以期更加安全的使用抗寄生虫药,因此应注意在规定的休药期禁止用药。